期刊信息
波谱学杂志
(季刊,1983年创刊)
主编: 刘买利
中国物理学会波谱专业委员会会刊
主办单位
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协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福建省等离子体与磁共振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出版: 科学出版社
邮发代号:38-313
单价:50.00元/期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5-12-0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研究论文
NMR研究甲烷水合物在中孔SBA-15内的生成
陈爱兵, 张维萍, 郑珩, 兰喜杰, 韩秀文, 包信和
波谱学杂志, 2005, 22(4): 343-348.  
摘要 ( 1097 )    HTML全文 ( )   PDF (1722KB) ( 1006 )  

利用自行研制的高压釜和原位高压核磁共振研究了甲烷水合物在具有孔径均一的中孔SBA-15中的形成过程. 结果发现在静止的状态下,甲烷在中孔SBA-15内与水也能生成甲烷水合物,但其形成所需要的诱导时间比在纯水的条件下要短,SBA-15可促进甲烷水合物的形成;原位高压1H和13C NMR研究表明即使甲烷过量,在一定压力下,SBA-15孔道内的水也不能完全形成甲烷水合物.

几种含羟基化合物对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宋玉光, 孙健, Nohl Hans, 刘扬
波谱学杂志, 2005, 22(4): 349-356.  
摘要 ( 1716 )    HTML全文 ( )   PDF (2387KB) ( 1031 )  

利用氮氧自由基自旋标记物 CAT-16 和 5-DSA 较为详尽地探讨了两类含羟基化合物 - 羟胺衍生物与苯酚取代物对红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当非双亲性的小分子苯酚取代物插入红细胞膜内,膜的整体有序性降低和流动性增加;羟胺衍生物可作为促氧化剂诱导产生过氧化自由基,促使膜内磷脂间发生化学偶联,从而降低生物膜的内部流动性. 在红细胞膜的表面,标记物分子运动基本不受偶联影响,综合效应来自小分子插入导致的膜流动性增加.

一体化核磁共振数字接收机的设计
徐勤, 沈杰, 蒋瑜, 李鲠颖
波谱学杂志, 2005, 22(4): 357-365.  
摘要 ( 1693 )    HTML全文 ( )   PDF (20473KB) ( 1073 )  

提出一种基于AD9874的数字接收机设计,其主要部件如放大器、混频器、数字解调器等都集成在单块芯片中,利用此一体化数字接收机可以大大简化核磁共振谱仪的设计. 最后给出了核磁共振的实验结果.

利用核四极矩共振技术探测炸药
陈春, 张国进, 郭华民, 高攀, 郝国欣
波谱学杂志, 2005, 22(4): 367-373.  
摘要 ( 1204 )    HTML全文 ( )   PDF (2073KB) ( 938 )  

介绍了用核四极矩共振的原理进行爆炸危险物品检测的方法及实验测试系统. 该系统运用特殊的激励信号来激发被检测样品中所含的特殊元素14N(炸药的主要成分),使其产生核四极矩共振,并产生辐射,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由于该辐射信号的能量非常小(10 nV量级),在通常的环境中很难检测该信号, 这就对此弱信号的检测和提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本测试系统使用了一系列有效的组合激励信号及弱信号采集、处理技术,在通常环境中成功地检测到了RDX(黑索金)信号.

二苯铬及其衍生物的核磁共振碳谱的理论研究
苏宇, 廖显威, 刘珊, 吴雪梅, 邓嘉莉
波谱学杂志, 2005, 22(4): 375-381.  
摘要 ( 1198 )    HTML全文 ( )   PDF (841KB) ( 961 )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ab initio)方法,在B3LYP/6-31G(d,p)水平上,优化了二苯铬及其衍生物的构型,并进行了振动分析. 3种化合物的振动光谱中均未出现虚频率. 在此基础上,在B3LYP/6-31++G(d,p)水平上,采用GIAO方法,计算了3种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模拟研究
胡银玉, 肖燕, 赵娜, 邹竹惠, 韩丽, 李经纬, 李志良
波谱学杂志, 2005, 22(4): 383-389.  
摘要 ( 1890 )    HTML全文 ( )   PDF (964KB) ( 951 )  

采用表征分子内部化学微环境的结构描述子原子电负性作用矢量(Atomic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 AEIV)对255个共振碳原子进行了结构表征,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了结构描述子AEIV与这些碳原子的13C NMR化学位移的定量相关模型. 该定量结构谱图关系(定量构谱关系/QSSR)模型的复相关系数达到RMM=0.915,标准偏差为SDMM=14.879. 采用留一法交互检验的结果为RCV=0.909,SDCV=15.324. 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力和稳定性.

N-苯基酰胺中羰基17O-NMR 化学位移的研究
李利东, 李临生, 兰云军
波谱学杂志, 2005, 22(4): 391-400.  
摘要 ( 1364 )    HTML全文 ( )   PDF (380KB) ( 954 )  

按照N-苯基乙酰胺、N-苯基苯甲酰胺、N-苯基邻羟基苯甲酰胺和N-苯基氨基甲酸甲酯四类化合物,提出了一个计算这四类化合物羰基17O-NMR化学位移的公式:δcal=δ0n+C×(Δomp),通过线性回归法确定了13种取代基参数,经回归检验表明该公式的置信度为99.5%,与实验值的偏差Δδ在3.0以内的羰基17O-NMR化学位移计算值在95%以上.

取代苯甲酰卤羰基17O-NMR化学位移的研究
李利东, 李临生, 兰云军
波谱学杂志, 2005, 22(4): 401-408.  
摘要 ( 1411 )    HTML全文 ( )   PDF (356KB) ( 974 )  

按照苯甲酰氯、苯甲酰氟和苯甲酰溴三类化合物,提出了一个计算这三类化合物羰基17O-NMR化学位移的公式:δcal=δ0n+C×(Δomp),通过线性回归法确定了13种取代基参数,经回归检验表明该公式的置信度为99.5%,与实验值的偏差Δδ在5.0以内的羰基17O-NMR化学位移计算值在90%以上.

葛根素-7-磷酸二乙酯的NMR研究
袁金伟, 陈晓岚, 汪茂田, 屈凌波, 赵玉芬
波谱学杂志, 2005, 22(4): 409-414.  
摘要 ( 2103 )    HTML全文 ( )   PDF (3034KB) ( 977 )  

葛根素是从常用中药野葛根中分离提取出来的一种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异黄酮碳苷类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葛根素-7-磷酸二乙酯. 在常温下,这种新的化合物在NMR谱上有两组相关的信号峰,即在溶液中以两种不同的构象存在. 本文利用HSQC和HMBC等多种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对这种化合物的NMR谱进行了全归属.

研究简报
2D NMR对苦味西葫芦果实中的一个三萜皂苷进行结构解析
王大成, 葛杉, 高慧媛, 蔡辉, 吴斌, 吴立军, 邓旭明
波谱学杂志, 2005, 22(4): 417-422.  
摘要 ( 1146 )    HTML全文 ( )   PDF (2077KB) ( 924 )  

通过核磁共振谱并结合文献对一个三萜皂苷葫芦素E 2-O-β-D-葡萄糖苷进行结构解析. 通过2D NMR(1H-1H COSY、HMQC和HMBC)进行了NMR全归属.

2D NMR 对益母草中的一个苯丙醇苷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蔡晓菡, 车镇涛, 高慧媛, 吴斌, 吴立军
波谱学杂志, 2005, 22(4): 423-427.  
摘要 ( 1127 )    HTML全文 ( )   PDF (568KB) ( 934 )  

通过核磁共振对一个首次从益母草种分离得到的苯丙醇苷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 通过2D NMR(HMQC, HMBC )进行了NMR信号全归属.

氘代溶剂对丙烯酰胺溶剂化作用的NMR研究
闫秀玲, 孙万赋, 赵新
波谱学杂志, 2005, 22(4): 429-435.  
摘要 ( 2556 )    HTML全文 ( )   PDF (6628KB) ( 970 )  

1H NMR谱研究了丙烯酰胺(AM)分别在氘代氯仿(CDCl3)和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6)溶剂以及在不同比率的混合溶剂中,AM的烯键C上的反式两个质子的谱峰位置开始相向移动,重叠,后又反向交错以致形成“类似镜像”的现象,用溶剂化作用讨论了成因;混合溶剂中,随着DMSO-d6摩尔分数的增加,-NH2质子和溶剂残余水质子的化学位移逐渐都向低场移动,这与-NH2和DMSO之间形成氢键,-NH2和水质子之间既有氢键生成又有质子交换有关.

综述评论
13C NMR在新型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应用
乔英, 杨叶昆, 董学畅, 邱明华
波谱学杂志, 2005, 22(4): 437-456.  
摘要 ( 2206 )    HTML全文 ( )   PDF (6107KB) ( 1072 )  

高等真菌灵芝属的子实体作为著名的中药,灵芝三萜类化合物是中药灵芝主要活性化学成分,近年来灵芝三萜类化合物仍然不断被大量发现, 而且结构越来越新奇. 本文总结了10年来文献报道灵芝三萜化合物的13C NMR化学位移,找出了一些规律, 对进行灵芝三萜化合物类结构的研究,将提供十分便捷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