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波谱学杂志
(季刊,1983年创刊)
主编: 刘买利
中国物理学会波谱专业委员会会刊
主办单位
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协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福建省等离子体与磁共振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出版: 科学出版社
邮发代号:38-313
单价:50.00元/期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5-09-0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研究论文
表面活性剂CTAB水溶液中的T2弛豫分散研究
张红梅, 杨晓焱, 雷皓
波谱学杂志, 2005, 22(3): 235-243.  
摘要 ( 1626 )    HTML全文 ( )   PDF (1875KB) ( 1144 )  

用CPMG脉冲序列测定了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子中的氮甲基(N-CH3)质子的横向弛豫时间(T2表观),并发现测得的T2表观\}与序列中的重聚脉冲间隔时间的一半τ cp有关,说明存在横向弛豫分散现象. 当在τcp≤1 ms时,T2表观与τ2cp}呈线性关系;而当τcp≥4.6 ms时,T2表观变得与τcp无关. 利用Luz-Meiboom两体化学交换模型计算了不同浓度的CTAB溶液中的N-CH3质子的本征横向弛豫时间(T2本征)和化学交换速率kex,发现kexT2本征和自扩散系数D一样,在临界胶束浓度(CMC)附近发生突变. 这个突变反映了CTAB分子在从单体到胶束的转变过程中其动力学特性发生了改变. 

交叉极化时间对分子间交叉极化的影响的研究
张磊, 杨光, 陈群
波谱学杂志, 2005, 22(3): 245-251.  
摘要 ( 1525 )    HTML全文 ( )   PDF (1466KB) ( 971 )  

以C60和聚氧乙烯(PEO)复合物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交叉极化时间对分子间交叉极化实验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使用分子间交叉极化方法研究复合体系相结构和界面结构时,必须考虑交叉极化时间的影响才能获得更可靠的结论. 同时,系统地改变交叉极化时间也能为分子间交叉极化实验的设计引入一个新的维度,从而可能得出一些在单个交叉极化时间下难以获得的结论. 例如,本实验发现C60}的分布并不完全局限于PEO的非晶区,至少部分C60和PEO的晶区在空间上比较接近.

嵌段共聚物溶致液晶相中水的2H-NMR动力学分析
谭玉英, 孙平川, 林海, 李宝会, 陈铁红, 金庆华, 丁大同
波谱学杂志, 2005, 22(3): 253-259.  
摘要 ( 1380 )    HTML全文 ( )   PDF (1307KB) ( 1045 )  

采用D2O 的2H-NMR线型和弛豫分析了PEO-PPO-PEO/D2O/对二甲苯体系的层状和六角液晶相的动力学行为. 通过实验测得了两个不同体系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2H-NMR 谱. 2H-NMR 谱均为具有四极劈裂的粉末谱线型,且在谱图的中心,βLD=54.7°时存在一个倒峰. 倒峰的出现直接表明引起体系中弛豫的主要动力学过程处于极窄化区域. 采用NMR弛豫模型,通过调节动力学参数,使理论模拟的2H-NMR谱、弛豫时间、倒峰的大小与实验的对应量相吻合,求得了体系的动力学参数.

稀土掺杂硼铝硅酸盐玻璃结构的NMR研究
陆春华, 倪亚茹, 许仲梓
波谱学杂志, 2005, 22(3): 261-267.  
摘要 ( 1157 )    HTML全文 ( )   PDF (2522KB) ( 1027 )  

在Sm2O3掺杂BaO-B2O3-Al2O3-SiO2-Sm2O3(BBASS)玻璃系统的形成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借助MAS NMR以及差热测试(DTA)技术,研究了玻璃的结构特点以及玻璃组成、热处理条件等因素对玻璃结构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未掺稀土的BBAS玻璃结构中,硼氧多面体主要以[BO3]、[BO4]存在,铝氧多面体主要以[AlO4]、[AlO5]、[AlO6]存在;随着BBAS中BaO含量的增加,硼氧三角体[BO3]逐渐向[BO4]转变,原先[AlO4]、[AlO5]、[AlO6]共存的铝氧多面体结构逐渐转变为大量[AlO4]和少量[AlO5]共存的结构;稀土Sm3+具有较强的积聚作用,其能促使玻璃结构中的硼氧多面体形成巨大的网络结构;热处理对玻璃结构中硼氧多面体和铝氧多面体的配位结构影响不大.

采用BP神经网络研究C-F键核自旋偶合常数
吴雪梅, 杨晓慧, 刘志强, 韩敏, 范磊刚, 廖显威
波谱学杂志, 2005, 22(3): 269-276.  
摘要 ( 1693 )    HTML全文 ( )   PDF (1237KB) ( 1009 )  

通常理论研究核自旋偶合常数的方法是基于线性模型进行拟合和预测,该方法在拟合和预测中仍有较大误差. 本文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非线性模型对C-F键核自旋偶合常数进行研究的观点,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C-F键核自旋偶合常数的函数关系式进行拟合,并用拟合结果对4种化合物的偶合常数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采用非线性的BP神经网络方法其训练效果与预测效果均优于线性模型方法;其预测误差对文中的4种化合物不超过0.40%.

含高碳糖片断的氨基醇及水解产物的波谱分析
邹大鹏, 朱卫国, 刘宏民
波谱学杂志, 2005, 22(3): 277-283.  
摘要 ( 1377 )    HTML全文 ( )   PDF (2124KB) ( 983 )  

利用C10高碳糖合成了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含有高碳糖结构片断的氨基醇,检测了该氨基醇及其水解产物的1H、13C NMR图谱,确证了该类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1H COSY,HMQC,HMBC等2D NMR 技术对其水解产物的1H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和较详细的解析.

4
脂肪酮和脂肪酰卤羰基17O-NMR化学位移的研究
李利东, 李临生, 兰云军
波谱学杂志, 2005, 22(3): 285-292.  
摘要 ( 1328 )    HTML全文 ( )   PDF (464KB) ( 1004 )  

提出计算脂肪酮和脂肪酰卤羰基17O-NMR化学位移的公式:δcal=δ0n+C×Δα,通过线性回归法确定了22种取代基参数.经回归检验表明该公式计算结果置信度为99.5%,与实验值的偏差Δδ在10.0以内的羰基17O-NMR化学位移计算值在90%左右.

研究论文
取代苯乙酮羰基17O-NMR化学位移的研究
李利东, 李临生, 兰云军
波谱学杂志, 2005, 22(3): 293-300.  
摘要 ( 1386 )    HTML全文 ( )   PDF (367KB) ( 950 )  

提出计算取代苯乙酮羰基17O-NMR化学位移的公式:δcal=550.0+Δo+Δmp,通过线性回归法确定了12种取代基参数.以44种取代苯乙酮为样本点作回归检验表明该公式的置信度为99.5%,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Δδ在5.0(相对误差约0.5%)以内的羰基17O-NMR化学位移的计算值在90%左右.

研究简报
射干中一个新异黄酮的核磁共振研究
董怡, 吴立军, 张孝清, 侯文彬
波谱学杂志, 2005, 22(3): 301-307.  
摘要 ( 1373 )    HTML全文 ( )   PDF (1343KB) ( 941 )  

从射干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异黄酮及结构相似的两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即 5,7,3′-三羟基-6,2′,5′-三甲氧基异黄酮, 5,7,3′-三羟基-6,4′,5′-三甲氧基异黄酮(野鸢尾黄素)和它的苷(野鸢尾苷). 它们的结构都通过1H NMR,  13C NMR 确定. 新异黄酮的结构通过MS, HMBC, HSQC 和 NOESY进一步确定.

4
盐酸伐昔洛韦的波谱学研究
刘力军, 仲伯华, 缪振春, 陈兰福
波谱学杂志, 2005, 22(3): 309-314.  
摘要 ( 1348 )    HTML全文 ( )   PDF (2691KB) ( 974 )  

以嘌呤为原料合成盐酸伐昔洛韦(Valacyclovir hydrochloride),经乙酰化反应生成乙酰基嘌呤,水解后与侧链反应,钯碳存在下脱保护、成盐制得目标化合物. 采用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HMQC、HMBC和MS等技术确证目标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对其1H NMR、 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MS的主要裂解途径和离子特征也与伐昔洛韦的分子结构相符. 

研究简报
木果楝中Xyloccensin K的NMR研究
肖志会, 吴军, 张偲, 李庆欣
波谱学杂志, 2005, 22(3): 315-319.  
摘要 ( 1459 )    HTML全文 ( )   PDF (760KB) ( 944 )  

从红树植物木果楝的果实中分离并鉴定了2个limonoid 类化合物Xyloccensin K和 6-acetoxycedrodrorin,应用高分辨NMR 技术对Xyloccensin K 的1H 和13C NMR 数据进行了准确的归属,并纠正了文献中部分碳氢信号归属的错误.

综述评论
用NMR技术研究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
林东海, 洪晶
波谱学杂志, 2005, 22(3): 321-341.  
摘要 ( 1649 )    HTML全文 ( )   PDF (29390KB) ( 1314 )  

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研究对理解生命过程、药物设计和药物筛选具有相当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NMR是研究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最有用的技术之一,有着显著的优势.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用NMR技术研究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先介绍表征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然后介绍如何判断蛋白质或配体与复合物的化学交换类型以及所能获得的有关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信息,最后介绍具体用于研究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若干NMR技术以及基于NMR的药物筛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