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中分离得到并鉴定了化合物吴茱萸内酯, 我们应用二维核磁技术首次对化合物吴茱萸内酯的核磁信号进行了准确归属, 并纠正了文献中部分氢信号归属的错误。
利用变温实验和DPFGSE-NOE实验,确定了5-(3-氯苯基)-2-呋喃甲醛-N-4-甲基苯氧乙酰腙和5-(3-氯苯基)-2-呋喃甲醛-N-4-硝基苯氧乙酰腙两个新化合物25 ℃时在二甲基亚砜中的空间构型,并对这两个新化合物在25 ℃和90 ℃时的质子的化学位移进行了全归属。
通过质谱、核磁共振谱并结合文献对一个三萜皂苷hederagenin 3-O-β-D-glucuronopyranpside进行结构解析. 通过2D NMR(HMQC、HMBC)对其进行了NMR全归属.
卷烟烟气中的瞬态自由基对人体健康是相当有害的,而检测活性自由基最常用的方法是自旋捕获方法. 本研究中使用高效新型捕捉剂DEPMPO能够直接在水相中捕捉到烷基自由基与羟基自由基,并未发现烷氧自由基加合物. 考虑到DEPMPO对活性自由基的捕捉能力和加合物ESR谱图解析特征性都优于PBN与DMPO,且在有机溶剂中溶解较多的氧分子. 因此认为以往文献中所捕获的烷氧自由基来源于烷基自由基氧化后的次级自由基产物.
在Bruker ER 200D ESR 谱仪上安装一套自制的谱-空间2D ESR成像系统,这套系统由一对梯度场线圈、电源、微机及图像重建程序组成. 用滤波反投影图像重建方法,实现了两种自由基样品的谱-空间2D ESR成像,由2D 图像得到样品中自由基的自旋密度空间分布及相应的波谱参数. 讨论了成像参数与图像精度的关系.
从扁枝藓(Homalia trichomanoides)中分得了三个锯齿石松烷型三萜化合物: 3α-甲氧基-锯齿石松-14-烯-21β-醇(1)、3β-甲氧基-锯齿石松-14-烯-21β-醇(2)和3β-甲氧基-锯齿石松-14-烯-21-酮(3), 应用1D和各种2D NMR实验技术(包括1H-1H COSY, HMQC和HMBC)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研究, 对1H和13C化学位移进行了完全归属, 并根据1H NMR中信号的裂分对三个化合物C-3位与1和2的C-21位的立体构型作出了判断
从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的果实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木脂素类化合物二氢愈疮木脂素(Ⅰ),Gomisin J (Ⅱ)和Gomisin D (Ⅲ), 利用高分辨NMR技术及二维谱(1H-1H COSY、HSQC、HMBC和NOESY) ,对Gomisin J(Ⅱ)和Gomisin D (Ⅲ)的1H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和较详细的解析. 同时,采用计算机分子模拟实验对结构较为复杂的Gomisin D的立体构型进行了研究.
由红霉素A衍生物经二氯亚砜消除反应制备12, 21-双键-2′-O, 4″-O-二苯甲酰基-(9S)-9-O, 11-O-异丙基红霉素A 5时,同时得到另一化合物:6, 7:12, 21-二双键-2′-O, 4″-O-二苯甲酰基-(9S)-9-O, 11-O-异丙基红霉素A 6. 应用13C NMR-DEPT技术,确证了6的结构为二双键产物, 双键位于红霉素内酯环6, 7位.
用27Al MAS, 3Q MAS NMR研究了脱铝的丝光沸石和无定形硅铝胶中的铝配位态,在丝光沸石中检测到归属于扭曲四配位铝(Distorted Tetrahedrally Coordinated Al, DTA)的信号,通过与无定形硅铝胶的比较,发现扭曲四配位铝的存在是活化和脱铝酸性沸石的典型特征. 从这些结果推断:DTA可能是沸石骨架脱铝形成非骨架铝的中间状态.
含油饱和度是油田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油层物理参数之一,目前油田现场岩屑常规录井方法只能定性给出岩屑的含油级别,无法给出岩屑含油饱和度的定量结果. 提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现场岩屑含油饱和度快速定量分析. 在室内实验基础上,采用添加弛豫试剂的方法进行了岩屑含油饱和度的核磁共振定量分析,研究摸索了一套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现场岩屑含油饱和度分析的方法,给出了弛豫试剂的优选方案,同时给出了核磁共振岩屑含油饱和度的测量精度.
按取代苯甲酰胺、取代N-甲基苯甲酰胺、取代N,N-二甲基苯甲酰胺三类,提出了计算这三类化合物中羰基17O-NMR化学位移的公式:δcal(17O)=δ0n+C×ΣΔ,并通过线性回归法结合最小二乘法得到11种取代基参数,计算结果用以上三类化合物的33个羰基17O-NMR化学位移数据为样本点作回归检验,置信度为99.5%,计算误差Δδ小于1.0(相对误差小于0.1%)的17O-NMR化学位移计算值占90%以上.
用NMR对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的两种立体异构体进行结构表征,包括1H、13C、DEPT135、HMBC、HMQC谱,并详细解析图谱. 此外对这两种异构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近年来溶液中残留偶极耦合常数被用来获取生物大分子化学键之间相对取向等长程构象约束条件,用于计算或优化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三维空间结构. 介绍了用异核多维NMR技术测量残留偶极耦合常数的方法,及其在蛋白质结构计算中的一些应用:优化蛋白质溶液结构,评价蛋白质结构质量,确定蛋白质结构域取向,获取有关配体的构象和取向的信息,在缺乏NOE数据时构建蛋白质结构等.
模式识别(PR)是把具体事物进行正确归类的科学,它能解决许多对复杂体系的认识问题. 生物医学核磁共振波谱(NMR)的理解和分析便是其中一种. 在受到病理或者其他刺激后,生物体内的代谢物水平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液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的手段来观察. 模式识别把这种认识进一步深化,不仅可以将正常状态与病理状态区分开,还能找到是哪些生化指纹导致两种状态的差异,为生理、病理和药理等研究,以及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模式识别与生物核磁共振波谱的结合,已经发展成为代谢组学研究的关键技术,甚至被称为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 主要讨论适用于生物医学核磁共振中的模式识别方法及其最新进展.
目前有多种分析方法可以测定生物细胞内镁离子的浓度,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弊端,需要将细胞破坏,而且不能进行连续的测定. 核磁共振(NMR)方法是一种可以对活细胞、组织等进行无损伤的测定的技术,允许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观察,可以同时考察胞内、胞外离子浓度. 核磁共振测定生物细胞内镁离子的31P NMR 和19F NMR方法近年来多应用于临床医学、生物分析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