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4年, 第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84-09-05
|
上一期
下一期 |
|
|
|
维生素C对生物膜流动性的影响的ESR波谱的研究
黄宁娜, 刘芳, 呼俊改, 张清刚
波谱学杂志, 1984, 1(5): 415-419.
本文使用TEMPO和脂肪酸氮氧自由基自旋标记脂质体和正常的与癌变的鼠肝细胞膜,研究了Vc对膜流动性的影响,探讨有关Vc抗肿瘤作用的机理。实验表明:Vc可以影响膜类脂和膜蛋白的运动,提高癌变细胞膜的流动性,并随Vc浓度的增加其作用速度加快,但对正常肝细胞膜流动性则无明显影响。此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Vc对正常的与癌变的肝细胞膜的掺入能力有显著差异。
|
|
核磁共振法测定氟硅油的分子量和氟硅橡胶中乙烯基含量
俞槐根, 宓菊华
波谱学杂志, 1984, 1(5): 429-436.
用一系模型化合物归属了氟硅油和氟硅橡胶(聚甲基, r.r.r.三氟丙基硅氧烷, 的 1H NMR谱,提出了一测定氟硅油分子量的方法。此法是基于端基的测量。对于甲基封端的氟硅油,
x=6S CH3(b)/S CH3(a), M=156 x+162对于羟基封端的氟硅油,
x=((SCH 3(b))/SCH 3(a)+1)×2, M=156 x+18
S CH3(a)和S CH3(b)分别为端甲基和其余的甲基的峰面积, x和 M分别为聚合度和分子量。
使用高灵敏度的 1H NMR谱测定了氟硅橡胶中乙烯基含量和一系列共聚物的组成。
乙烯基 mole%=(S -CH-CH2)/S -CH2×(2)/3
S -CH-CH2和S -CH2分别是乙烯基和-CH 2基的峰面积。
|
|
部分季胺盐化聚4-乙烯基吡啶-Cu(Ⅱ)络合物的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研究
林宜超, 邹斌
波谱学杂志, 1984, 1(5): 451-458.
本文测定了用溴乙烷部分季胺盐化聚4-乙烯基吡啶(EBQP4VP)-CU(Ⅱ)络合物的可见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研究了温度、配位体/Cu(Ⅱ)摩尔比、溶液的pH值和高分子配位体的季胺盐化度(Q)的变化对高分子-Cu(Ⅱ)络合物配位结构的影响。在配位体/Cu(Ⅱ)摩尔比20:1下,随着溶液pH值增大,或是Q值减小,溶液的比浓粘度下降,因而高分子链形态趋于卷曲,催化氢醌的氧化活性增大,此时高分子-CU(Ⅱ)络合物[CuL4](L为高分子配位体)的配位结构呈四方畸变的八面体结构。
|
|
缩胺基脲和缩硫代胺基脲的核磁共振研究
周本松, 梁德声, 徐广智, 唐有祺
波谱学杂志, 1984, 1(5): 459-466.
本文研究了十二个缩胺基脲和缩硫代胺基脲化合物的1H,13C核磁共振谱。指出芳环13C及1H的δc和δH分别服从δc(1)=δc(0)+∑jsji及δH=7.41-∑s公式,而且δc与Hammett常数σp,π-电子云密度ρx以及δH-5ρp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缩硫代胺基脲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结核生物活性,而缩胺基脲化合物完全无此性质。同时,缩硫代胺基脲化合物的抗结核活性及其伴生的毒性又与母体羰基化合物的结构有关,因此引起人们一定的关注,并用X光衍射,电子吸收光谱,振动光谱等方法对此两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迄今为止,此两类化合物的13C NMR工作尚未见诸报道,1H NMR的研究也比较少。为此,我们对这两类化合物13C NMR和1H NMR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这不仅为测定此两类未知化合物结构提供判据,而且对深入了解波谱参数和结构,以及结构与性能之间的联系亦是有益的。
|
|
活体肝胵Fasciola hepatica及其高氯酸萃取物的31P及13C NMR研究
沈联芳, P. M. Matthews, T. E. Mansour, D. L. Foxcall
波谱学杂志, 1984, 1(5): 495-502.
本工作报道了用31P NMR谱定量分析活体肝胵Fasiciola hepatica中含磷化合物的实验方法及一些初步结果,测定了活体肝胵体内含磷化合物的弛豫时间T1,观察了无灌注循环系统时肝胵体内pH值变化。利用高氯酸萃取物测得的31P NMR谱,定出了各谱峰的归属,观察了用含糖及缺糖培养液培养的肝胵糖类养料的代谢变化,并利用13C NMR谱肯定了肝胵体内主要含磷化合物之一的α-甘油磷酰胆碱31P NMR谱峰的归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