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 第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7-03-05
|
上一期
下一期 |
|
|
|
白酒中氢键缔合作用的研究——乙醇-水缔合体中质子间的交换作用
王夺元, 何慧珠, 萧绪玲, 张麟华, 李琼瑶
波谱学杂志, 1987, 4(1): 1-6.
本文报导用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醇-水混合体系中发生缔合作用的质子间的交换作用过程。质子间的交换速度与醇-水混合的比例有关,在中性条件下,60%乙醇含量的水溶液,质子间交换速度最大。这种交换速度随着贮存期的延长而减缓,使得缔合体的平均寿命增长。质子间的交换速度对微量酸的存在非常敏感,酸可促使缔合平衡的更快建立,但要控制过量酸的存在对缔合体稳定性的影响。
|
|
钼铁硫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化学Ⅲ*以Fe(SR)6为桥的双立方烷化合物的磁学研究
刘汉钦, 吴达旭, 康北笙
波谱学杂志, 1987, 4(1): 13-19.
以Fe(SR)6为桥的系列钼铁硫双立方烷化合物(Et4N)4[(MoFe3S4(SR)3)2Fe(SR)6],R=ph,o-tol,m-tol和p-tol的磁极矩和1H-NMR数据作了报导和分析,并与类似的化合物作比较,讨论了它们的电子结构和磁结构。在类立方烷单元[MoFe3S4]中未配对电子有明显的离域性,过渡金属原子之间有很强的反铁磁偶合作用。整个分子形成三个基本上相互独立的磁性中心。
|
|
锗酸铋(Bi4Ge3O12)中铋(209Bi)核的零场核磁共振研究
童瑜哗, 顾元壮, 费伦
波谱学杂志, 1987, 4(1): 20-20.
锗酸铋(Bi4Ge3O12)作为一种新型的有发展前景的单晶闪烁材料,使得对这种材料的各种性质的研究很能引起人们的兴趣。本工作的目的是想通过核磁共振这一方法对锗酸铋样品的研究,得到有关其微观结构方面有用的信息。 尝试性实验的结果说明锗酸铋中铋核具有非常强的四极相互作用,在7.0T的磁场下,铋核的核磁共振谱成为一个无法测量的宽谱。本文利用了零场这个实验条件,成功地避开了强四极耦合引起的在磁场下的谱线变宽的困难,在Bncker-MSL300脉冲FT核磁共振谱仪上首次精确地测定了国产锗酸铋单晶粉末样品中209Bi核的四极耦合常数:高温下e2qθ/h=1474.18MHz。我们还在288K到150K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四极耦合常数的温度效应。发现在这个温度区域2qθ/h的值在1509.59MHz至1474.00MHz之间有规律的变化。极强的四极相互作用和明显的温度效应可能暗示着某种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现象的存在。 D.Brinkmann和A.B.Dension在一九七二年为研究电光晶体(electro-optic crystal)的性质,用单晶核磁共振的方法得到e2qθ/h的值为488±1MHz的结果[1],与本实验得到的值相差很大。这种差別的原因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
|
电极过程自由基中间体的ESR研究——取代苯基重氮盐的电解还原
刘扬, 徐广智, 赵瑶兴, 孙祥玉
波谱学杂志, 1987, 4(1): 29-33.
本文用自由基捕捉剂苯亚甲基叔丁基氮氧化物(PBN)与ESR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十种取代苯基重氮盐RC6H4N2+BF4-(R=F,Cl,Br,NO2,OCH3及CH3)在乙腈中电解还原产生的活泼自由基。 结果表明: 1.RC6H4N2+BF4-电解还原时产生RC6H4自由基,并能被捕捉剂PBN所捕捉,以形成稳定的自由基加合物[RC6H4-PBN]·。 2.由[RC6H4-PBN]·ESR谱的超精细裂分常数算出的二面角θβ值大小与处于不同位置的给定取代基R的关系为: θβ(O-R) < θβ(m-R) < θβ(P-R)
|
|
N-取代酰胺-二苯酮体系光化夺氢反应活泼自由基的ESR研究
王稳定, 徐广智, 沙清桂
波谱学杂志, 1987, 4(1): 35-46.
本文用自由基捕捉剂2,3,5,6-四甲基亚硝基苯(ND)及苯亚甲基叔丁基氮氧化物(PBN)与ESR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十二种取代酰胺RC 6H 4NHC(0)CH 3(R-CH 3、Cl、Br、H、NO 2)、C 6H 5N(R)C(0)CH 3(R=CH 3、C 2H 5)及HC(0)NR 2(R-CH 3、C 2H 5)与二苯酮光化夺氢反应中的活泼自由基。结果表明:
1.对于RC 6H 4NHC(0)CH 3,二苯酮夺取氮上H形成R-C 6H 4NC(0)CH 3自由基。
2.对C 6H 5N(R)C(0)CH 3及HC(O)NR 2,二苯酮夺取与羰基相连的甲基氢、羰基上氢及与N相连碳上的氢分别形成
C 6H 5N(R)C(0)CH 2、C(0)NR 2、C 6H 5N(CHR')C(0)CH 3及 。
|
|
取代环戊二烯锆、铪络合物光解活泼自由基的ESR研究
纪海星, 徐广智, 陈寿山, 刘以寅
波谱学杂志, 1987, 4(1): 53-60.
本文用自旋捕捉术技与ESR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取代环成二烯锆、铪络物(RC5H4)2ZrCl2(R=H,CH3,C3H7,C4H9,C5H11,C6H11)及(RC5H4)2HfCl2(R=CH3,C2H5,C3H7)光解的活泼自由基。结果表明,取代环成二烯锆、铪络合物与取代环戊二烯钛结合物光解机理相同,即光解初级过程是M-(RC5H4)(M=Ti,Zr,Hf)π键的均裂。其差别在于RCpMCl2(M=Zr,Hf)可为PBN及ND捕获,并后者的加合物表现出氯核的分裂。
|
|
计算机辅助13CNMR谱解析——Ⅱ:取代烯烃13C化学位移预测
张建国, 许禄
波谱学杂志, 1987, 4(1): 73-80.
本工作基于经验参数加和规则预测烯烃类化合物13C化学位移,并已计算机程序化。此程序不仅能预测小分子烯烃结构的13C化学位移,而且对长链聚烯烃结构的化学位移计算也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对于线型与支化结构,程序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使计算值与实际观察值误差在2ppm左右。在计算环烯类化合物化学位移时,由于分子成环效应等影响,其计算值低于观测值。本程序用FORTRAN Ⅳ和编译BASIC两种语言编写,可在PDP11/23、PDP11/24和IBMPC/XT等机上运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