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 第1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99-10-05
|
上一期
下一期 |
|
|
|
磷烧伤的31P NMR研究
阮仕荣, 胡安军, 田建广, 李达, 闫锋, 王友臣
波谱学杂志, 1999, 16(5): 381-387.
为了明确磷烧伤创面及吸收毒性物质的化学形式及分布.作者采用31P PNMR波谱,研究皮下注射黄磷、磷酸及磷烧伤后创面残留、肝脏及脑组织吸收的元素磷及其化合物含量.其结果皮下注射非致死与致死剂量的黄磷后,肝脏可测到元素磷的吸收,磷燃烧后创面磷绝大部分转化为磷酸及其结合物,极少部分以元素磷形式存在.致死面积的磷酸烫伤与磷烧伤后肝脏区域磷酸增加4~5倍,未检测到元素磷的波谱,各组脑组织均未检测到元素磷峰,而磷酸峰只有微小的增加.结论为磷烧烧后吸收的主要中毒物质与创面残留的主要化学物质一致,磷烧伤中毒的致死性主要是创面磷酸吸收所致.
|
|
四川九节龙中新五糖三萜皂苷结构的NMR研究
缪振春, 冯锐, 周永新, 李光玉, 张清华
波谱学杂志, 1999, 16(5): 395-402.
从四川九节龙(Ardisia pusilla A.DC)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得一个三萜皂苷.经过测定,它为:3-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 [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仙客来亭A,为一新五糖皂苷(1).糖体间和糖体与苷元间的连接顺序和连接位置采用一维SEMDY和旋转坐标系NOE差谱核磁共振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方法用于测定寡糖链结构具有准确、简便、快速等特点,对化合物不需要进行化学降解或衍生化,糖基的重叠1H NMR信号可以分辨和正确指定.
|
|
一种新的HETISINE型二萜生物碱结构的NMR研究
缪振春, 冯锐, 周永新, 李光玉, 刘静涵, 郝志刚
波谱学杂志, 1999, 16(5): 403-408.
从毛莨科乌头属黄花乌头的根中分得一个化合物,经过测定,它是hetisine型二萜生物碱,其结构为13-乙酰基-14-羟基-2-丙酰基亥替钦,为一新化合物.本文报道选择性远程DEPT技术在该化合物的结构和NMR信号归属研究中的应用.
|
|
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质对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ESR研究
高军涛, Huiru Tang, 侯京武, 李美芬, 忻文娟, 赵保路
波谱学杂志, 1999, 16(5): 409-415.
用ESR自旋捕集技术研究了从葡萄籽分离的单体、二聚体和三聚体等多酚类物质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精除作用,并与化学发光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一致的结果,证明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质对氧自由基的确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这很可能是喝少量葡萄酒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原因.
|
|
无环醇原子电距矢量及核磁共振碳谱化学位移模拟
刘树深, 夏之宁, 余般梅, 李志良
波谱学杂志, 1999, 16(5): 429-440.
提出以原子电性距离矢量(VAED)描述无环醇化合物中不同等价碳原子的化学环境,结合γ效应校正与碳原子类型,建立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化学位移五参数线性模型.用于无环醇分子中4类等价碳原子化学位移的估计,复相关系数平方分别为R2=0.9753,0.9944,0.9974,0.9976;均方根误差分别为RMS=0.960,0.968,0.888,0.908ppm.经交互校验,模型稳定可靠,用于4个外部样本化学位移的定量预测,结果良好.
|
|
运用分子模拟计算和NMR研究确定化合物3-(3,5-二甲基-2-吡咯亚甲基)-5-溴-吲哚酮的绝对构型
郑志兵, 胡远东, 崔光耀, 谢云德, 焦克芳, 李松
波谱学杂志, 1999, 16(5): 455-460.
用MM2和半经验AM1方法对化合物进行计算,获得化合物两种构型的原子间距离参数,依据1H NMR产生NOE效应所需条件预报分子中可能存在的NOE.通过与实验测得的核磁共振NOE效应结果对比,确定化合物构型.
|
|
结晶PMMA/SAN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PMMA结晶行为的NMR研究
易菊珍, 冯汉桥, 陈卫兵
波谱学杂志, 1999, 16(5): 461-464.
我们用固体NMR方法研究了SAN与结晶PMMA的相容性,并提出了可能的相容性机理;同时我们也研究了PMMA的结晶行为,发现它不同于SMA/PMMA中只存在少量结晶区的PMMA的行为.SAN/结晶PMMA是部分相容的体系,由于PMMA中的羰基与SAN中的苯基的相互吸引才导致共混物相容,且SAN只与无定形PMMA区相容,结晶区可用NMR方法检测到,这说明SAN/PMMA的相容性比SMA/PMMA差,主要原因是SAN与PMMA的相互作用弱于SMA与PMMA的相互作用.交替共聚利于相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