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波谱学杂志
(季刊,1983年创刊)
主编: 刘买利
中国物理学会波谱专业委员会会刊
主办单位
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协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福建省等离子体与磁共振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出版: 科学出版社
邮发代号:38-313
单价:50.00元/期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1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1-06-0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研究论文
一种脑代谢研究的有效方法——高分辨率磁共振波谱分析
王克强1, 王利民1, 夏薇2, 余亦华2, 顾兴华1, 贾剑国1, 葛均波1
波谱学杂志, 2001, 18(2): 99-104.  
摘要 ( 90 )    HTML全文 ( )   PDF (938KB) ( 280 )  
介绍了一种脑代谢研究的有效方法.成年大鼠脑经漏斗法液氮冷冻,制备脑组织高氯酸提取物并冷冻干燥,所得固体溶于D2O后用1H和31P磁共振波谱(MRS)检测.结果表明:脑高氯酸提取物的磁共振波谱有着极好的分辨率,31P MRS可以分辨出ATP、ADP、磷酸肌酸(PCr)、无机磷以及多种磷酯和糖磷;1H MRS可以分辨出乳酸(Lac)、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GABA、肌醇(Ino)、琥珀酸(Suc)以及多种氨基酸.各波峰积分后得到各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而这些代谢中间产物的相对含量变化可以反应脑内的代谢状况和脑受损伤情况.
急性低氧大鼠脑31P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顾兴华1,王利民1,贾剑国1,汪洋1,夏薇2,余亦华2,王克强1,葛均波1
波谱学杂志, 2001, 18(2): 105-112.  
摘要 ( 59 )    HTML全文 ( )   PDF (840KB) ( 329 )  
31P磁共振波谱是目前唯一可以用作在体无损伤的检测细胞水平能量代谢变化的非侵入性技术,可测得脑内多种能量代谢产物.目的:急性低氧大鼠脑组织的31P MRS检测.方法:(1)20只成年SD大鼠分为4组:低氧0min(对照),5min,10min,15min后,迅速液氮冷冻;(2)将脑组织研碎后,加入高氯酸(PCA),冷冻干燥;(3)将提取物用0.5mL D\-2O溶解后进行MRS检测.结果:(1)急性低氧早期即引起31P MRS中PCr和ATP峰降低,ADP和Pi峰增高,PCr/Pi和ATP/Pi降低,而ADP/ATP增高.可交换磷池(EPP)中PCr的正常值为42.4%,低氧5min后降到28.9%, ATP从33.8%降到19.2%,Pi从17.7%升到42.0%.(2)急性低氧时31P MRS中脑内磷酯分解代谢产物GPC、GPE含量增加,说明低氧早期脑内即有膜磷酯的分解增加.结论:31P磁共振波谱可用于脑低氧性疾病的诊断,我们波谱中最敏感的指标是PCr/Pi和ATP/Pi,尤其早期降低更为显著.
陆相储层岩石核磁共振物理特征的实验研究
王为民1, 叶朝辉1, 郭和坤2
波谱学杂志, 2001, 18(2): 113-121.  
摘要 ( 83 )    HTML全文 ( )   PDF (971KB) ( 579 )  
以中国大量存在的陆相沉积岩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岩石核磁共振特征与岩石物理性质的关系,详细阐述了将核磁共振测量参数正确地转化为石油工业可直接应用的油层物理参数的方法,对比阐明了核磁共振测量结果与常规岩心分析的异同.针对我国陆相沉积岩核磁共振的特有性质,与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 本文研究结果对在中国开展核磁共振石油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几种氮氧自由基在植物中稳定性的ESR研究
刘立辉,曹远林,张德良,赵保路*
波谱学杂志, 2001, 18(2): 123-128.  
摘要 ( 53 )    HTML全文 ( )   PDF (851KB) ( 572 )  
为了在植物中合理地应用自旋标记物,文中比较了几种氮氧自由基在植物体中的稳定性. 在相同的条件下,将这几种氮氧自由基的稀溶液通过渗吸的方法导入植物体.在不同时间、植物体不同部位,用电子顺磁共振(ESR)方法检测信号的强弱程度,并且观察植株在吸入含氮氧自由基的稀释液后,生长状况的变化.发现能够在植物体中稳定存在、信号强、对植株毒害小的氮氧化合物的几个特点.如;分子量较小,大多为五元环的吡咯衍生物.绘制了氮氧自由基在植株中随时间而降解的曲线,通过比较发现,以浓度为10-4 mol/L的稀释液浸泡,可以得到较好的顺磁信号,同时也不影响植物的生长.这一研究将对植物整体植株的顺磁成像技术的发展有帮助,同时有可能成为一种植物生理检测的方法.
某些卟啉/醌模型体系中的光诱导氢转移反应机理探索
王颖1,2, 孙健1, 王鹏1, 田秋1, 严宝珍2, 徐国铮1, 王玉珍1, 刘扬1*
波谱学杂志, 2001, 18(2): 129-134.  
摘要 ( 51 )    HTML全文 ( )   PDF (939KB) ( 292 )  
在质子溶剂中运用光诱导CIDNP与ESR方法直接验证了醌与电子给体间的光诱导氢转移反应分子机理.
量子化学计算辅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溶液碳谱的归属
刘松柏1,陈群1*,杨光1,严晓虎2
波谱学杂志, 2001, 18(2): 135-141.  
摘要 ( 95 )    HTML全文 ( )   PDF (704KB) ( 406 )  
测定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的溶液高分辨定量13C NMR谱,使用γ-gauche效应和Gaussian98从头计算GIAO-CHF两种方法分别计算了各立构序列的化学位移. 结果表明在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之间的符合程度方面,从头计算方法明显优于γ-gauche效应方法.利用从头计算的结果对谱图作了相应归属,并分析了PNIPAAM的立构规整度. 结果表明PNIPAAM链的增长服从Bernoulli过程,立构序列满足无规分布.这说明量化计算和NMR相结合是研究高分子高级链结构的有效方法.
用固体核磁方法研究MCM-22分子筛中的Al状态
罗晴1, 程谟杰2, 邓风1*
波谱学杂志, 2001, 18(2): 143-148.  
摘要 ( 57 )    HTML全文 ( )   PDF (854KB) ( 303 )  
用固体NMR技术研究了新型分子筛MCM-22在不同水合状态下的27Al谱和1H谱.并用新的1H/27Al双共振方法TRAPDOR对MCM-22分子筛的各种铝状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样品脱水后B酸位(Bronsted)、L酸位(Lewis)以及非骨架Al(OH)的四极耦合常数.
利用核磁共振研究准轮烷的振荡行为
席海涛, 孙小强*, 杨扬
波谱学杂志, 2001, 18(2): 149-153.  
摘要 ( 83 )    HTML全文 ( )   PDF (848KB) ( 407 )  
利用含巯基苯醚链和含羟基苯醚链分别与缺电子联吡啶大环化合物CPQT形成准轮烷,并利用变温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准轮烷的振荡行为.
三萜大叶冬青甙I和苦丁冬青甙K的NMR研究
欧阳明安1,滕荣伟2,王德祖2,杨崇仁2
波谱学杂志, 2001, 18(2): 155-160.  
摘要 ( 77 )    HTML全文 ( )   PDF (702KB) ( 249 )  
大叶冬青甙I和苦丁冬青甙 K系分别从Ilex latifolia Thunb.和Ilex kudincha C. J. Tseng的叶子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皂甙.用化学和波谱方法,特别是2D NMR波谱技术,推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阿拉伯糖-30(S)-3β,19α,23-trihydroxy-urs-12-en 28-oic acid 28-O-β-D-吡喃葡萄糖甙和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阿拉伯糖-3β,19α,20β-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 28-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甙,并对其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β-环糊精与几种菁染料包合物的动态结构及包合平衡的NMR研究
唐亚林1, 冯娟1, 向俊峰2, 陈次平2, 阎文鹏2, 徐广智1
波谱学杂志, 2001, 18(2): 161-167.  
摘要 ( 68 )    HTML全文 ( )   PDF (724KB) ( 282 )  
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β-CD与三种菁染料3,3′-二(3-磺丙基)噻菁三乙胺盐(d-yeA)、3,3′-二(3-磺丙基)-5-氯-噻菁三乙胺盐(dyeB)和3,3′-二(3-磺丙基)
-5,5′-二苯基-9-乙基恶碳菁(dyeC)在溶液中的包合现象和包合物的动态结构,实验发现β-CD环糊精疏水腔中的H-3和H-5以及三种菁染料的芳环上质子的化学位移由于形成包合物而发生明显变化, 而且峰的位置随包合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实验中发现包合物的荧光强度随β-CD浓度增加而减弱,相应计算表明β-CD与三种菁染料形成了1∶1的包合物.本文研究了三种包合物中主体部分OH-3和OH-6的化学位移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获得了包合物中氢键强弱的信息, 通过NMR化学位移滴定法计算得到了三种包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常数,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三种包合物的结构模型,描述了客体进入主体腔中的动态过程.
木根黄芩中—新黄酮的光谱特征
张永煜,宋爱华,马场正树,冈田嘉仁,奥山桥本和则,池谷幸信,冈田稔
波谱学杂志, 2001, 18(2): 169-173.  
摘要 ( 57 )    HTML全文 ( )   PDF (873KB) ( 260 )  
从木根黄芩(Scutellaria planipes Nakai et Kitag.)中分离得到一新黄酮类化合物. 该化合物被鉴定为5,7,3′,6′-tetrahydroxy-6,8,2′-trimethoxyflavone. 它有很强的抑制5-酯氧合酶活性. 由于该化合物的A环全部被取代,因此,应用一般的光谱技术很难准确归属各碳的化学位移. 我们应用13C-13C相关谱和酰化位移方法,明确归属了各碳的信号,并订正了文献中对部分信号的错误归属.
以新型原子距边矢量ν估计和预测烷烃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化学位移(CSC)
谌其亭, 袁晓燕, 曹晨忠, 刘树深, 刘海玲, 李志良
波谱学杂志, 2001, 18(2): 175-185.  
摘要 ( 78 )    HTML全文 ( )   PDF (789KB) ( 400 )  
系统研究了核磁共振碳谱与化学位移和规律,以及分子拓扑指数在定量[结]构[波]谱关系(QSSR)中的应用. 本文基于分子路径长度矢量p=(P1, P2, P, …, Pm)与分子中原子相互作用, 提出了一种新型原子距边矢量并发现它与烷烃13C NMR 化学位移有良好线性相关性, 回归方程及其统计参数为: CSC=+ap3=∑mj=0ajνj+a10p3=a0(ν0=1)+a1ν1+a2ν2+a3ν3+a4ν4+bP3, R>0.990, EV=94.5%, RMS<0.772, F=49.069-3513.18, 结果良好.
143,145Nd+4f45d6K9/2→(23229.991)o9/2跃迁超精细结构光谱
马洪良1,陆福全2
波谱学杂志, 2001, 18(2): 187-191.  
摘要 ( 65 )    HTML全文 ( )   PDF (892KB) ( 354 )  
利用共线快离子束-激光光谱学方法测量了143,145Nd+6K9/2→(23229.991)o9/2跃迁的超精细结构光谱,得到了上、下能级的超精细相互作用常数.